为贯彻《教育部等八大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中“走出去、引进来”的要求,提升各院校国际中文教学水平,有效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国际中文教学骨干教师,落实中文联盟“中文+”对教学师资的要求,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会在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中亚学院举办了为期10天的第一期“2021年国际中文教师暑期研修班”活动。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财经大学、陕西理工大学等9所高校的37名教师参加了本次研修班。
7月22日,研究会会长段建军教授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学员代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德国帕德恩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黄晓英发言。
段建军教授在致辞中欢迎各位老师的到来,并指出“在多样文明交流融汇的时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每个国际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他表示此次研修班依托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5所高校的学科优势及师资力量,将为研修班的学员提供高层次交流平台。
本期研修班共邀请了5位专家围绕国际中文教师能力素养提升分别从国际汉语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案例分析等五大模块进行培训,采用“讲课—观摩—操练”模块式教学和微格式综合能力测评方式,使学员具备国际中文教师综合教学能力。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章欣副教授从汉语教学基础、教学方法出发,深入浅出为学员们讲解了现代汉语的重难点,使学员具备汉语语言学知识和语言分析能力,掌握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杨少戈老师从中国文化概论、历史发展、古代思想、古代文学、当代国情等方面简单明了的向学员们展示应当如何具备文化阐释和传播的基本能力及能客观、准确的介绍中国。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石慧敏副教授围绕国际中文教师标准和大纲,从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基本理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测试等模块,向学员们循序渐进的讲解了教学概论。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西安交通大学赵炜副教授入情入境的从自身在美国的教学经验出发,绘声绘色的为学员展示了在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教师该如何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选择、加工和利用教材,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北京语言大学于淼老师使用真实的经典案例,从教学案例的意义、作用、类别、分析方法等方面,循循善诱的解决棘手的问题,让学员们对真实的留学生课堂充满信心。
7月31日研修班结束后,段建军教授为大家颁发结业证书并与学员合影留念。参与本次研修班的学员们表示,此次培训课程安排合理,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搭建了与各位专家教授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为今后在汉语教学与研究方面的学习与提高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渠道。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初心不忘,再次出发。”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个国家是否强盛的风向标。中文是连结世界的纽带,是世界各国人民增进了解、建立互相信任的桥梁,国际中文教师应在时代发展的需要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契合“一带一路”倡议和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的努力。